IAETD签署多边合作协议,启动国际项目互认机制,推动工程科研成果全球通用化
作者:林若晨 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210

2022年5月,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IAETD)宣布,已与德国德累斯顿应用科技协会、新加坡工业与系统工程师学会、马来西亚工程技术促进署等多个国际工程研究组织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工程科研项目互认机制”建设,标志着IAETD在全球工程科技领域的影响力进入实质性拓展阶段。

 

此次合作由IAETD秘书处主导谈判,历时半年完成协议磋商。根据合作内容,未来在IAETD完成立项、经编号系统生成并归档的工程项目计划书,将可在上述国际合作机构中获得项目资料对等认可,适用于论文共引、成果展示、职务备案及国际技术交流活动中,形成多边框架下的科研资质互认制度。这一机制不仅扩大了协会科研编号的跨国适用性,也为会员提供更高层级的研究背景支撑。

 

协会秘书长林远峰表示:“过去中国工程科技人员在申请国际研究职务或移民科研签证时,常因研究编号不被海外机构承认而受限。我们建立互认机制的初衷,是要让IAETD生成的研究计划书和职务编号真正‘走出去’,成为具有国际效力的科研凭证。”

 

合作机构方面对此表示高度认可。德国合作方在声明中指出,IAETD的工程项目归档系统设计逻辑清晰,方向划分合理,研究内容具备实质深度,完全符合国际工程科研基本要求,具备互认基础。

 

据悉,此次互认机制涵盖以下核心事项:一是项目编号系统字段结构同步,确保技术底层对接无障碍;二是研究方向标签对照翻译与标准化适配;三是研究成果展示权限互通,部分编号计划书可在合作方官网展示摘要;四是职务互推,支持双方平台的“方向研究员”资格作为国际交流推荐依据。

 

目前,IAETD正在与部分北美地区工程研究联盟洽谈后续合作意向,拟进一步拓展编号制度在英语国家科研系统中的公信力覆盖范围。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科研项目编号的国际互认,将成为未来国际科技人才流动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中的“通用语言”。IAETD在此领域的先行探索,不仅提升了自身影响力,更为全球工程技术研究体系建立统一识别机制树立了样板。

最新公告
关于提交研究计划书时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的通知
2025-06-28
为提升研究计划书方向识别的准确性与专家匹配效率,自2025年7月1日起,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机制。申报人在填写计划书时须从标准词表中选择关键词,不再支持完全自由输入。该机制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能源系统、交通技术、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等八大研究领域,支持多级分类与交叉选词。平台将根据所选关键词实现自动归类与专家推送。请各项目负责人及研究成员
关于“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春节前系统维护安排的通告
2025-02-01
因平台功能升级与性能维护需要,“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将于2025年2月5日至2月8日进行全站维护,期间系统将暂停服务。涉及计划书提交、编号生成、成果录入、职务生成与数据查验等操作功能均将暂时关闭。请各位用户提前完成相关操作,避免因维护导致数据中断。维护结束后平台将自动恢复正常使用。
关于“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上线的通告
2025-01-05
我会研究支持平台“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正式上线。平台涵盖计划书提交、编号管理、成果归档、专家职务生成与智能查验等五大功能模块。即日起所有研究事务均须通过该平台完成,旧系统停止使用。
关于启用研究成果摘要展示机制的公告
2024-09-01
为加强研究项目成果的结构化呈现与资料公信力建设,协会已正式启用研究成果摘要展示机制。凡已立项项目均需生成统一编号摘要页面,用于成果引用、查验与展示。请及时补充历史编号信息。
关于首期专题研究方向“AI与城市基础设施”开放申报的通知
2023-06-03
专题研究方向制度正式启动。首期课题“AI驱动的城市感知系统建模与部署路径”现开放申报,申报时间为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专题编号将设独立标识,并可获得研究职务优先推荐。详情请见研究智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