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IAETD)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工程项目编号与归档系统V1.0”已于本月正式完成搭建并投入试运行。该系统面向协会会员开放,支持对工程类研究项目计划书的全流程管理,包括立项申请、编号生成、归档存证、成果展示与平台查验等关键功能模块,为工程科研管理的标准化和数据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次系统的搭建工作自2020年10月启动,由协会项目事务部牵头,联合多位工程信息系统专家进行方案论证与平台架构设计。新系统基于IAETD独立编号规则,构建编号生成引擎与归档逻辑接口,实现了“编号唯一性、字段结构化、成果摘要展示同步化”三项基础功能。系统正式上线首月,即完成首批项目计划书的编号归档工作,涵盖智能制造、新材料、城市工程等多个技术领域。
“过去工程科研申报材料主要依赖线下文档,编号由人工生成,容易导致重复、冲突、信息脱节等问题。新系统的上线不仅极大提高了研究资料管理效率,也为协会后续构建研究展示平台、成果对外输出、国际合作备案打下技术基础。”协会秘书长林远峰在发布会上表示。
编号系统上线的同时,IAETD也同步推出了与平台配套的“研究计划书统一模板”与“专家匹配逻辑标准”,实现从项目申请到立项确认的自动化评审流程。据了解,该系统在试运行期内仍将保持逐步扩展态势,未来将开放与专家协作平台、研究成果摘要数据库的接口,支持更复杂的研究职务配置与专题成果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编号系统中生成的所有编号均可通过协会未来计划中的“智能研究中心”查验入口实现验证,有效解决工程科研类移民材料在对外展示时“可信度缺失”的长期问题。该查验机制将于2022年与平台公测同步推出。
业内普遍认为,IAETD作为一个国际性工程科研组织,选择在数字化研究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率先发力,不仅增强了组织的学术支撑能力,也体现其在服务会员、提升工程科研成果透明度方面的高度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