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TD推出“项目申报预审机制”,助力提高计划书通过率与专家匹配精准度
日期:2025-03-21 浏览次数:33

2025年3月,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IAETD)正式上线“项目申报预审机制”,该机制由工程项目事务部牵头开发,面向协会会员及项目负责人开放测试。预审机制的引入标志着IAETD在提升项目申报效率、优化评审资源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亦是“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实用化深化的核心举措之一。

该机制主要服务于计划书正式提交前的结构性自检、匹配度测算与风险提示,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完善内容逻辑、明确研究边界与提升成果可行性。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预申报—结构扫描—建议生成—二次提交”流程,新机制可有效减少重复退件率、缩短申报周期,同时增强申报材料与方向专家的匹配度。

根据协会设定,所有提交预审的计划书须先通过三项基础筛查:技术关键词准确度、结构完整性与成果目标逻辑评估。系统将基于平台内置的研究方向库与编号系统,自动生成初步审阅报告,内容涵盖标题建议优化、摘要精炼方向、研究边界提醒及预估职务等级匹配度等关键提示项。完成预审后,申报人可依托系统反馈进行针对性修订,并提交正式立项申请。

在机制测试阶段,IAETD邀请了15位具有实务评审经验的项目导师参与优化反馈流程,并与智能研究中心协同开发了“研究目标-成果路径关联图谱”模型,确保系统提示具备实际指导价值。截至3月底,平台共接收86份计划书参与预审流程,其中74项在反馈后完成二次优化提交,通过初审的比例提高至82.4%,显著高于传统流程同期数据。

协会项目事务部表示,未来预审机制将逐步对接专家库画像系统与成果历史档案比对工具,使结构评估更具个性化与数据支撑力。该机制的常态化运行不仅提高了计划书质量与提交效率,也为IAETD后续构建“课题立项生态闭环”打下制度基础。

协会秘书处负责人表示:“从源头减少申报盲点,是我们推动平台治理优化的重要目标。预审机制的推出,将使会员在立项环节获得更清晰的结构导引,也提升了专家评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最新公告
关于提交研究计划书时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的通知
2025-06-28
为提升研究计划书方向识别的准确性与专家匹配效率,自2025年7月1日起,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机制。申报人在填写计划书时须从标准词表中选择关键词,不再支持完全自由输入。该机制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能源系统、交通技术、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等八大研究领域,支持多级分类与交叉选词。平台将根据所选关键词实现自动归类与专家推送。请各项目负责人及研究成员
关于“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春节前系统维护安排的通告
2025-02-01
因平台功能升级与性能维护需要,“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将于2025年2月5日至2月8日进行全站维护,期间系统将暂停服务。涉及计划书提交、编号生成、成果录入、职务生成与数据查验等操作功能均将暂时关闭。请各位用户提前完成相关操作,避免因维护导致数据中断。维护结束后平台将自动恢复正常使用。
关于“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上线的通告
2025-01-05
我会研究支持平台“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正式上线。平台涵盖计划书提交、编号管理、成果归档、专家职务生成与智能查验等五大功能模块。即日起所有研究事务均须通过该平台完成,旧系统停止使用。
关于启用研究成果摘要展示机制的公告
2024-09-01
为加强研究项目成果的结构化呈现与资料公信力建设,协会已正式启用研究成果摘要展示机制。凡已立项项目均需生成统一编号摘要页面,用于成果引用、查验与展示。请及时补充历史编号信息。
关于首期专题研究方向“AI与城市基础设施”开放申报的通知
2023-06-03
专题研究方向制度正式启动。首期课题“AI驱动的城市感知系统建模与部署路径”现开放申报,申报时间为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专题编号将设独立标识,并可获得研究职务优先推荐。详情请见研究智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