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TD成果识别页正式启用二维码系统,科研输出验证通道全面升级
日期:2025-05-15 浏览次数:302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研究成果在多元应用场景下的可验证性与公信效率,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IAETD)于2025年5月对“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成果摘要展示页功能进行迭代升级,正式上线“QR识别码嵌入机制”。新功能支持每一项经系统归档的研究成果页面生成专属二维码,可用于成果快速查验、对外引用与认证识别。

二维码识别功能由智能研究中心联合合规与治理部设计开发,其嵌入逻辑依托平台内的项目编号系统与成果字段标准文件,确保每项成果生成唯一识别入口。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访问成果摘要页面,页面中包含成果编号、研究者职务信息、关联计划书编号与阶段更新记录,并具备多语言切换与下载接口,便于用于投稿佐证、职务申报、项目联合证明等真实使用场景。

本次功能升级特别针对“成果对外应用”的四类高频需求进行了适配优化,包括:

1. 高校职称/评聘申报中的成果验真需求;

2. 期刊投稿或合作项目中成果来源溯源;

3. 跨机构课题联合申报中的成果说明环节;

4. 国际合作或技术移民中的科研履历核查场景。

据平台数据显示,自功能上线两周内,已有近项成果展示页完成二维码生成并绑定,部分研究方向组已将其列为成果归档的推荐标准。多个成员表示,二维码方式简化了“写信、提供截图、重复解释”的验证流程,提高了使用效率,且提升了外部机构对IAETD成果体系的认知度。

“这是从科研成果归档走向可用、可查、可信的关键一步。”平台研发组负责人指出,“我们并非仅为了提升展示美观度,而是真正为成果在国际认证、职务衔接与应用对接上提供结构性入口。”

下一阶段,二维码识别功能还将逐步对接“成果引用标注自动生成”工具,实现成果与文章、报告之间的嵌套引用路径。


最新公告
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评审任务通知书
2025-11-25
关于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阶段进展与优化安排的通知
2025-10-15
为进一步落实协会“工程引领、科技赋能、全球互联”的核心理念,持续优化计划书评审体系的科学性与智能化水平,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自9月启动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以来,已完成首轮专家数据审核与标签体系调整工作。现将阶段性进展与后续优化安排通知如下:一、试运行阶段进展已完成对专家方向标签、评审偏好及研究领域归属的初步更新;启动了专家匹配反馈机制,收集了多项关于任务频率与内容适配度的建议;建
关于计划书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的通知
2025-09-12
为进一步提升计划书评审的匹配度与结构化推荐效率,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即日起启动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该机制将定期更新专家标签体系,优化研究方向归属、评审偏好与任务分配逻辑,增强评审过程的科学性与响应速度。试运行阶段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 对现有专家的方向标签、任务偏好与可评领域进行更新审核;2. 启动评审匹配反馈机制,收集专家对任务内容与频率的调适建议;3. 接受会员针对专
关于征集“研究编号跨平台应用案例”的通告
2025-08-10
为提升研究编号体系的应用价值与展示效能,我会即日起启动“研究编号跨平台应用案例”征集工作。案例内容包括研究编号在高校评聘、联合申报、成果溯源、期刊投稿与国际合作等实际场景中的使用实例。请有意提交的会员通过“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提交案例说明,或发送至指定邮箱。优秀案例将纳入平台展示模块,用于支撑编号机制的制度完善与结构传播。欢迎广大会员积极参与。
关于提交研究计划书时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的通知
2025-06-28
为提升研究计划书方向识别的准确性与专家匹配效率,自2025年7月1日起,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机制。申报人在填写计划书时须从标准词表中选择关键词,不再支持完全自由输入。该机制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能源系统、交通技术、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等八大研究领域,支持多级分类与交叉选词。平台将根据所选关键词实现自动归类与专家推送。请各项目负责人及研究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