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TD成果识别页正式启用二维码系统,科研输出验证通道全面升级
日期:2025-05-15 浏览次数:121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研究成果在多元应用场景下的可验证性与公信效率,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IAETD)于2025年5月对“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成果摘要展示页功能进行迭代升级,正式上线“QR识别码嵌入机制”。新功能支持每一项经系统归档的研究成果页面生成专属二维码,可用于成果快速查验、对外引用与认证识别。

二维码识别功能由智能研究中心联合合规与治理部设计开发,其嵌入逻辑依托平台内的项目编号系统与成果字段标准文件,确保每项成果生成唯一识别入口。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访问成果摘要页面,页面中包含成果编号、研究者职务信息、关联计划书编号与阶段更新记录,并具备多语言切换与下载接口,便于用于投稿佐证、职务申报、项目联合证明等真实使用场景。

本次功能升级特别针对“成果对外应用”的四类高频需求进行了适配优化,包括:

1. 高校职称/评聘申报中的成果验真需求;

2. 期刊投稿或合作项目中成果来源溯源;

3. 跨机构课题联合申报中的成果说明环节;

4. 国际合作或技术移民中的科研履历核查场景。

据平台数据显示,自功能上线两周内,已有近项成果展示页完成二维码生成并绑定,部分研究方向组已将其列为成果归档的推荐标准。多个成员表示,二维码方式简化了“写信、提供截图、重复解释”的验证流程,提高了使用效率,且提升了外部机构对IAETD成果体系的认知度。

“这是从科研成果归档走向可用、可查、可信的关键一步。”平台研发组负责人指出,“我们并非仅为了提升展示美观度,而是真正为成果在国际认证、职务衔接与应用对接上提供结构性入口。”

下一阶段,二维码识别功能还将逐步对接“成果引用标注自动生成”工具,实现成果与文章、报告之间的嵌套引用路径。


最新公告
关于提交研究计划书时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的通知
2025-06-28
为提升研究计划书方向识别的准确性与专家匹配效率,自2025年7月1日起,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机制。申报人在填写计划书时须从标准词表中选择关键词,不再支持完全自由输入。该机制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能源系统、交通技术、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等八大研究领域,支持多级分类与交叉选词。平台将根据所选关键词实现自动归类与专家推送。请各项目负责人及研究成员
关于“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春节前系统维护安排的通告
2025-02-01
因平台功能升级与性能维护需要,“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将于2025年2月5日至2月8日进行全站维护,期间系统将暂停服务。涉及计划书提交、编号生成、成果录入、职务生成与数据查验等操作功能均将暂时关闭。请各位用户提前完成相关操作,避免因维护导致数据中断。维护结束后平台将自动恢复正常使用。
关于“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上线的通告
2025-01-05
我会研究支持平台“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正式上线。平台涵盖计划书提交、编号管理、成果归档、专家职务生成与智能查验等五大功能模块。即日起所有研究事务均须通过该平台完成,旧系统停止使用。
关于启用研究成果摘要展示机制的公告
2024-09-01
为加强研究项目成果的结构化呈现与资料公信力建设,协会已正式启用研究成果摘要展示机制。凡已立项项目均需生成统一编号摘要页面,用于成果引用、查验与展示。请及时补充历史编号信息。
关于首期专题研究方向“AI与城市基础设施”开放申报的通知
2023-06-03
专题研究方向制度正式启动。首期课题“AI驱动的城市感知系统建模与部署路径”现开放申报,申报时间为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专题编号将设独立标识,并可获得研究职务优先推荐。详情请见研究智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