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TD启动科研数据标准化与智能分析工具协同建设计划
日期:2025-10-18 浏览次数:317

为进一步推动工程科研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与智能化分析应用,提升研究过程的透明度与成果复用性,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IAETD)于2025年10月正式启动“科研数据标准化与智能分析工具协同建设计划”。该计划由协会智能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工程项目事务部与信息系统专项组共同实施,旨在构建一套覆盖数据采集、标注、结构化处理与模型调用的多层级协作体系。

据介绍,该计划是IAETD在深化“工程引领、科技赋能、全球互联”理念背景下的重要行动,将重点围绕科研数据的结构标准化、跨方向互操作性与分析智能化支撑展开研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共享的工程科研数据治理框架。

在项目启动会上,来自人工智能、能源系统、建筑工程与交通技术等方向的专家代表进行了交流讨论。多位专家指出,当前工程科研中普遍存在数据来源分散、命名不一致、结构不兼容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成果整理成本,也影响了跨领域研究的可对接性。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描述语言与智能标注工具,将显著提高研究过程的可追溯性与成果转化效率。

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协同建设计划将分三个阶段推进:

标准定义阶段(2025年10月—12月):完成数据字段规范、元数据模板与标签语义体系初稿;

工具开发阶段(2026年1月—4月):构建智能数据标注与结构化分析原型系统,支持AI辅助识别与逻辑一致性校验;

联动试运行阶段(2026年5月起):在部分研究方向组中试点应用,并结合计划书管理系统与成果归档平台进行整合测试。

此外,协会还将推出“科研数据结构诊断接口测试版”,协助研究人员在项目申报与成果整理阶段自检数据格式与命名规范,为后续科研档案归集与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IAETD表示,科研数据的标准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学术生态的持续建设与国际合作的互认机制。协会未来将联合合作高校与实验室,建立跨地区的数据共建试点,推动科研信息的高质量流通与智能化利用,助力全球工程科技的开放共享与协同创新。

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

智能研究中心

2025年10月18日

最新公告
国际工程技术发展协会评审任务通知书
2025-11-25
关于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阶段进展与优化安排的通知
2025-10-15
为进一步落实协会“工程引领、科技赋能、全球互联”的核心理念,持续优化计划书评审体系的科学性与智能化水平,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自9月启动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以来,已完成首轮专家数据审核与标签体系调整工作。现将阶段性进展与后续优化安排通知如下:一、试运行阶段进展已完成对专家方向标签、评审偏好及研究领域归属的初步更新;启动了专家匹配反馈机制,收集了多项关于任务频率与内容适配度的建议;建
关于计划书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的通知
2025-09-12
为进一步提升计划书评审的匹配度与结构化推荐效率,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即日起启动评审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试运行。该机制将定期更新专家标签体系,优化研究方向归属、评审偏好与任务分配逻辑,增强评审过程的科学性与响应速度。试运行阶段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 对现有专家的方向标签、任务偏好与可评领域进行更新审核;2. 启动评审匹配反馈机制,收集专家对任务内容与频率的调适建议;3. 接受会员针对专
关于征集“研究编号跨平台应用案例”的通告
2025-08-10
为提升研究编号体系的应用价值与展示效能,我会即日起启动“研究编号跨平台应用案例”征集工作。案例内容包括研究编号在高校评聘、联合申报、成果溯源、期刊投稿与国际合作等实际场景中的使用实例。请有意提交的会员通过“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提交案例说明,或发送至指定邮箱。优秀案例将纳入平台展示模块,用于支撑编号机制的制度完善与结构传播。欢迎广大会员积极参与。
关于提交研究计划书时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的通知
2025-06-28
为提升研究计划书方向识别的准确性与专家匹配效率,自2025年7月1日起,我会“工程与技术研究智能中心”平台正式启用“关键词标准词表”机制。申报人在填写计划书时须从标准词表中选择关键词,不再支持完全自由输入。该机制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能源系统、交通技术、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等八大研究领域,支持多级分类与交叉选词。平台将根据所选关键词实现自动归类与专家推送。请各项目负责人及研究成员